吕文正教授莅临我院做“《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和大陆架划界”主题讲座
发布时间: 2020-12-11 | 阅读数:2020年12月10日(周四)15:00-17:00,联合国大陆架界限委员会前委员、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研究员、海洋地球物理学家吕文正教授,在厦门大学南安楼103教室,为全院师生做了题为“《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和大陆架划界”的讲座。厦门大学南海研究院副院长施余兵教授主持此次讲座。
吕文正教授首先指出,海底矿产资源的不断发现和勘探开发能力的不断发展,是推动建立大陆架和专属经济区制度的主要动力,并通过丰富的图片和数据,依次介绍了天然气水合物、多金属结核、富钴介壳、热液硫化物在海底的分布情况。随后,吕文正教授按照时间顺序,介绍了大陆架制度产生的历史背景,并对《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76条的内容进行了详细解读,对海洋法中的“大陆架”概念与地球物理学中的“大陆架”概念进行了辨析,强调“大陆边缘”对于理解第76条的重要性。吕文正教授认为,《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意义是建立了一种模式,沿海国能藉此确信其大陆架并可持续地加以开发利用。紧接着,吕文正教授就大陆架界限委员会的职能、组成、任期以及目前已收到的划界案和审议状况进行讲解,并指出大陆架界限委员会所面临的两个挑战:一是工作负担远超最先所预估的三十三个划界案;二是相当数量的划界案存在争端,涉及复杂、敏感的政治问题。吕文正教授认为,大陆架界限委员会的工作依旧是路漫漫,任重而道远。最后,吕教授向大家介绍我国目前海洋维权所面临的严峻形势,认为“近年周边国家提出的专属经济区、大陆架划界主张是东海、南海争端升温的催化剂,周边国家过度扩展大陆架侵犯了我国的核心利益。”吕文正教授向在座师生寄语道:“维护我国海洋权益是时代赋予我们这一代的历史责任,路漫漫,任重道远!希望有更多学者和同学投身到维护我国海洋权益的斗争中来,为我们的子孙后代争取更大的生存空间!”
在讲座的讨论环节中,吕文正教授就在场师生提出的大陆架划界、大陆架界限委员会的职权、与大陆架相关的论文选题等问题,进行详尽地解答与分析。
本次讲座,吕文正教授思路清晰、视野开阔、论述详尽,为在场师生科学、准确地认识和把握大陆架制度的相关内容提供了有益指导,为深入探索大陆架制度指明了方向。
文/林雅星
图/陈毓慧
审核/董世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