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期“厦门大学海洋法学术工作坊”顺利举行
发布时间: 2021-05-06 | 阅读数:2021年4月23日(周五)14:30-17:30,第二期“厦门大学海洋法学术工作坊”于厦门大学南安楼215室/腾讯会议同步举办。本次活动由厦门大学南海研究院、厦门大学海洋法与中国东南海疆研究中心和《中华海洋法学评论》编辑部共同举办。厦门大学南海研究院施余兵教授、林蓁副教授、董世杰助理教授,宁波大学东海研究院郝会娟研究员,中国海洋大学6名博士生以及厦门大学2019级、2020级博士生等通过线上及线下的形式参与本期学术坊。
厦门大学南海研究院2019级博士生童凯做题为“北极黑碳国际治理的新发展、困境与进展”的报告。他阐述了以北极理事会、国际海事组织为主的国际组织对北极地区黑碳国际治理的最新发展,并指出现存的问题与挑战,预测北极地区黑碳国际治理的后续发展与进一步制定强制性规范的可能,分析中国参与北极国际黑碳治理的可能路径与意义。
厦门大学法学院2019级博士生张启扉作题为“《外国主权豁免法》的溯及力问题——兼谈中国的因应”的报告。他通过对《外国主权豁免法》的溯及力问题进行历史与实证地考察,认识到《外国主权豁免法》修正案可能引发的诉讼风险,并积极主张豁免,就修正案提起违宪审查申请为外交交涉争取充分的时间,同时指出中国在国家豁免立法过程中应当注意制定对等原则条款与溯及力问题。
施余兵教授等点评人从论文结构、主题深化、投稿、写作思路等多个角度对论文的下一步修改作出了具有建议性与针对性的评价,使两位主讲人收获颇丰。杨楠、宋晗、李凌志、厉召卿、李文君、张婷婷等博士生结合自身论文写作,分享了经验并提出建议。在3个小时的分享与热烈讨论后,本次学术工作坊顺利结束。
文/童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