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科基金重大专项开题报告会暨BBNJ谈判“最后一公里”学术研讨会成功举行
发布时间: 2021-11-18 | 阅读数:2021年11月13日上午,施余兵教授作为首席专家的国家社科基金“新时代海洋强国建设”重大研究专项开题报告会暨BBNJ谈判“最后一公里”学术研讨会在厦门大学南安楼成功举行。
厦门大学社科处副处长张随刚致开幕辞。张随刚副处长首先高度赞扬了施余兵教授课题团队取得的一系列工作成果。其次强调了国家社科重大项目的重要性,并提出四点建议:一是项目应加强调查研究,社科项目很多都是国家急需的问题,需要深入基层拿到基础数据,从而使得成果得到采纳;二是重大项目往往周期较长,应当分阶段分步骤进行,将阶段性成果及时上报,从而反映项目影响力;三是应当多利用研讨会展示成果,扩大项目影响力;四是建议加强子课题之间的协调,充分发挥团队的作用,产出高质量成果。
施余兵教授首先代表课题组对所有参会嘉宾表示感谢。其次围绕项目申报的背景、项目的申报情况、实施计划三个部分进行了项目汇报,并对于目前发现的不足之处进行反思和分析。
南海研究院肖桐博士进行了补充发言。她从海洋遗传资源,包括惠益分享,划区管理工具,包括海洋保护区,环境影响评估,能力建设与技术转让,以及跨领域议题等五个部分介绍了BBNJ谈判的最新进展。
随后,子课题负责人复旦大学法学院蔡从燕教授、武汉大学环境研究所秦天宝教授(线上)和虞楚萧副研究员、南开大学法学院白佳玉教授、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张继伟教授和姜玉环助理研究员、厦门大学法学院陈喜峰副教授等专家逐一进行了汇报并分享了他们的思考与建议。
蔡从燕教授基于对国际法理论研究的兴趣,认为我国作为发展中的大国,政策调整应与企业利益相结合,并提出了两点建议。一是中国应与发展中国家站在一起,更加关注小国,因为小国对于国际法的影响越来越大;二是要在具体领域体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结合具体领域,让外国权威学者了解和认识我国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对于人类命运共同体与知识产权的冲突,发达和发展中国家的立场冲突,产业利益和政治利益冲突等问题,可以尝试寻求一个中间的规则或路径来考虑和解决。
秦天宝教授(线上)认为对于中国核心利益的判断首先应该注重历时性、做到动静态相结合,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与衡量。其次在研究课题过程中,要考察目前正在进行的海洋利益和陆地利益在其他相关公约谈判之间的相互影响及相互制约的关系。
虞楚萧副研究员认为核心与非核心利益的区分涉及国际关系方面的知识,对于法律学者存在一定的难度。并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两点具体建议。
白佳玉教授首先对划区管理工具议题进行了文献综述,然后指出了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之处,并据此提出了自己的研究计划和研究思路。
张继伟教授指出,为了推进谈判进程,BBNJ谈判后期对技术问题进行模糊化处理,但是技术问题可能会在后续谈判过程中再提出来以提高操作性。她建议对各个子课题之间具有共性的问题进行了统一梳理,加强不同议题之间的协调;并建议对各国的环评标准与国际标准进行比较,注重国内规则与国际标准的相衔接。
姜玉环助理研究员认为,从长远视角来看,可能需要在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理念的指导下来评估核心与非核心利益;可采用多元化、多层次的机制来确定环境影响评估、划区管理工具等制度的建设目标。
陈喜峰副教授就能力建设与海洋技术转让议题分表了看法。他指出,私人实体参与的问题值得关注。私人实体更注重知识产权保护,知识产权保护和权利让渡之间存在冲突,因此可以遵循“自愿中有强制,强制中有边界”。此外,课题应该从总体上对于我国作为发展中大国在海洋技术方面的地位进行评估,是作为技术供给方还是受让方等。
在研讨会的校外专家评议阶段,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黄浩研究员、汤熙翔研究员和福州大学张相君副教授等专家先后发言。
黄浩研究员肯定了课题的重要性,建议课题的开展要关注生物多样性在法律上的特点及需要注意的问题;建议课题在现有的各类划区管理工具问题上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进行衔接。他认为,课题要聚焦产业界重大利益和国家主权安全重大利益,并且各个议题之间需要进行有效的衔接,需要进行系统研究。
汤熙翔研究员指出,我国目前在海洋遗传资源的勘探及研究开发上在国际上总体上处于领跑位置,但同时也要注重产业利益与政治利益的协调。从长远来看,课题研究有必要将我国的产业利益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一并考虑。
张相君副教授指出,BBNJ谈判涉及宏观和微观两方面的内容。宏观层面主要是涉及基础设施的变化,如渔业资源受气候的影响正向极地移动;微观层面则可以考虑设置一个履约缓冲期,并使得渔业和船舶有一些适应期。此外,私人实体的参与是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如何保证私人实体在程序和实体方面的参与值得思考。争端解决机制的设置则可以尝试建立一个新的争端解决机制,例如,可以参考投资领域中通过调解或协商来预防和预警争端的实践,同时注重与UNCLOS第十五部分协调问题。
最后,施余兵教授对于一些问题进行了回应并总结发言。感谢大家针对课题提出了很多全面且有利于进一步思考的建议,诸多建议都是课题组在之前的工作中未涉及的,对于课题组来说属于全新的观点,课题组将会吸收建议并进一步研究和创新。本次开题报告会暨BBNJ谈判“最后一公里”学术研讨会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文/田慧芬
图/孙伟